心理育人

心理育人
位置: 首页 > 心理育人 > 正文

考研焦虑:心理调适看这里!!

时间:2023-12-07  

随着考研日期愈加临近,同学们也进入到了复习白热化阶段。考研过程充满挑战,我们在打牢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一份平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你不妨听听以下个建议:

    一、焦虑一定是坏事吗?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焦虑和压力水平过低会让我们动力不足过高会干预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学习效率,只有当焦虑程度适中时,我们才可以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所以,当你感到焦虑和有压力时,不必太过紧张和担心,因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正是因为感到焦虑和压力,担心发挥不好,我们才会督促自己做足准备。


二、过度焦虑的背后,是什么在搞怪?

根据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导致我们焦虑的不是考研(A)本身,而是对考研这件事的不合理看法B若要改善我们的情绪和行为(C),就需要对不合理想法(B)做出调整。那么让我们看看我们都可能有哪些不合理想法呢?

1.考不上我就完了——灾难化

灾难化思维让我们考虑事时往往只专注在消极方面,觉得一旦考不上,后果就一定糟糕至极,感觉自己前途尽毁。实际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受挫是很平常的事情,谁都无法保证考研一定成功。而且即便考研失败,我们依然可以有很多选择——工作、二战、工作之后在职读研等。

    2.考砸我就太没用了——过分概括化

过分概况的思维模式会让我们看问题走极端,一旦遇到失败或听到不好的评价,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了。实际上,成功与失败是所有考试中都必然存在两种结果,对个体而言,自我价值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不不复存在更不会因为不是研究生就没了未来,生活多姿多彩,会有更多的选择等着你。

3.我必须考研成功考研失败父母肯定会很伤心——绝对化要求或思维

我们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自己、他人、环境等提出绝对化的不合理要求,如你是我男朋友,必须对我好,我必须考研成功等等,或者去推测他人的想法,如室友肯定觉得我不是真的洁癖而是事多,上台讲话不好同学们肯定会嘲笑我等等。事实上考研结果会受到能力、运气、发挥、老师给分标准、志愿选择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们并不能完全控制“我必须考研成功的想法就显得不合理我们根本无法保证自己在每件事上都取得成功。较为合理的想法可以是“我可以努力减少失误”、“可以总结经验,以期有更稳定的发挥等。

    三、正常或超长发挥:我们不妨这样做

1.合理认识考研和自己的复习

考前就是要你全面接受真实的自我。不看别人怎么样、自己一直怎么样,这时要学会跟上自我,超越自我,因为每天你都旨在做一个更为成熟,更有能力的自己。要看到过去的成功、看到复习中的每一点进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考研归根结底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战斗,是一场对自我积极性、主动性、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全方位的全面的挑战;考研也是一种双项选择,你选择了它,别人再通过它来选择你,但考研不过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远。

2.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学习动机过强或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动机,都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的作法是,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即激发、鼓励自己,让自己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

3.回到解决问题的本身上来,关注当下,给时间点时间

焦虑是对未来可能发生个体不希望发生的情况而产生的一种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考研初试是否成功只有在交卷走出考场那一刻才能定乾坤,现在想太多只会带来自我消耗、影响心情,不如关注当下、回到备考本身上来,行动才是打败焦虑最好的办法,考前多学点、考试就更有把握些;试着给考试时间点时间,让考试时间回到它本来的位置。

4.乐享孤独、保持与外界信息通道共助减轻压力

与高考相比,考研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不是一种普遍、大众的选择,更多的是放弃了那些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一个人孤注一掷的坚持。当我们被加以“考研人”的标签时,注定了我们要经历孤独,因为我们要独自奋斗、心无旁骛、延迟满足,但这种孤独不是无奈与无助,而是一种动力与释然,是自身成长与积累的过程,想明白这点后,我们再用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学习,坦然接受这种生活状态。当然我们还应保持与外界联络的信息通道,多和研友、同学及家人沟通,把考研路上的酸甜苦辣与喜欢的人分享,能有效降低压力,驱逐孤独感,也不会被隔离在群体之外。

文案:尚会静

审核:袁悦

终审:靳潢

 

手机版